招生咨询热线:

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十大标准

  • 文章作者:山东电视台
  • 发布时间:2024-05-13
  • 文章来源:山东电视台

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十大标准

1. 智力正常

智力是以思维为核心的各种认识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总和,也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。正常的智力是学习文化知识最基本的心理条件,智力发展水平要符合实际年龄。

2. 情绪稳定性与协调性

儿童和青少年经常保持轻松、愉快、稳定、协调的情绪,良好的心理状态,可使整个心身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。

3. 较好的社会适应性

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,即使环境突发变化或身处恶劣环境,也能较快适应并保持心理平衡。有些孩子由于早期社会化的娇生惯养,造成生活自理能力低下,不能有效处理与现实环境的关系,导致社会适应障碍。

4. 和谐的人际关系

心理健康的儿童和青少年能与同龄人建立平等、互助、和睦相处的伙伴关系。如早期社交被剥夺,家庭不和睦,接受较多消极影响,易形成孤僻、敌意、敏感、过度警觉、自我为中心、妒忌、自私、不合群等不良个性,导致人际关系不协调。

5. 反应能力适度,行为协调

儿童和青少年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应和谐统一,对外部刺激反应适度,表现既不异常敏感也不异常迟钝,并具有一定应变和应对能力。

6. 心理年龄符合实际年龄

如果心理和行为严重偏离年龄阶段,可能存在心理发育问题,如过严重滞后或超前,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。

7. 心理活动自控能力

心理活动自控能力强的儿童和青少年注意集中水平高,记忆和意识活动的有效水平也高。而自控能力较差者,注意力难以集中,缺乏专注力,往往导致学习困难。

8. 健全的个性特征

个性(人格)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和后天环境的长期影响下形成的,是一切心理特征的总和。自幼培养儿童和青少年客观而积极的自我意识,能适度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,使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,形成良好、健全的个性是个体适应环境的重要保证。

9. 自信心

自信心是对自我的客观评价,实质上是一种自我认知和思维的分析综合能力。自我评价过高、自命不凡,会因盲目自信导致意外失败而沮丧,产生失落感或抑郁情绪。自我评价过低,会产生自卑感,因缺乏勇气不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而失去机遇。恰当的自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,也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。

10. 心理耐受力

心理耐受力是抵抗精神刺激和承受压力、失败、挫折的心理能力。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发育和个性形成时期,可塑性强,应及早培养他们耐受失败、挫折的坚强意志力,不断提高心理承受能力,有利于心理健康。

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疾病有哪些?

1. 孤独症

又称自闭症,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代表性疾病。该症一般起病于36个月以内,主要表现为三大类核心症状,即:社会交往障碍、交流障碍、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。

2. 儿童少年抑郁症

儿童少年抑郁症是指以情绪抑郁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。学龄前期儿童对情绪体验的语言描述缺乏,往往表现为游戏没兴趣、食欲下降、睡眠减少、哭泣、退缩、活动减少。学龄期可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集中、思维能力下降、自我评价低、记忆力减退、自责自罪、对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不感兴趣。青春前期除表现为心情低落、思维迟滞、理解和记忆力下降以外,较明显的症状是行为异常。

3. 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

大多表现为孤僻、退缩、冷淡,与亲人及小伙伴疏远或无故滋长敌对情绪。年小的病例常表现言语减少、缄默、刻板重复、言语含糊不清、思维内容贫乏。可有幻视、幻听、幻想性幻觉以及认为自己变形、变丑等。表现为兴奋不安、行为紊乱、无目的跑动,或呈懒散无力、迟钝、呆板、少动,或出现奇特的动作、姿势。

4.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

发生于儿童时期,与同龄儿童相比,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、注意持续时间短暂、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。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,其患病率一般为3%-5%,男女比例为4:1。

5. 抽动障碍

抽动障碍的特征是不自主的、突发的、快速重复的肌肉抽动,有些在抽动的同时还常伴有不自主的发声。

6. 儿童少年强迫症

主要表现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两种类型:

强迫观念——怀疑已经做过的事情没有做好,反复回忆经历过的事件、场面等,思维反复纠缠在一些缺乏实际意义的问题上不能摆脱,反复思考两种对立的观念。

强迫行为——反复洗涤等,反复数路边的树、楼房上的窗口、路过的车辆和行人,反复检查书包是否带好要学的书、门窗是否上锁等。

7. 儿童焦虑症

儿童焦虑症是最常见的情绪障碍,是以恐惧不安为主的情绪体验。幼儿表现为哭闹、烦躁;学龄前儿童表现为惶恐不安、不愿离开父母、哭泣、辗转不宁,可伴有食欲不振、呕吐、睡眠障碍及尿床等;学龄儿童则上课思想不集中、学习成绩下降、不愿与同学和老师交往等。


中心地址:广州市花都区迎宾大道西37号
座机号:400-6875-080
Copyright © 2025 树同青少年心理行为矫正中心 | 版权所有
粤ICP备2025416439号-1

扫一扫
联系我们

400-6875-080

微信公众号